
断奶前:仔猪为什么需要补充教槽料
断奶前仔猪依靠吮吸母乳来获取所需营养,初乳、常乳富含各种营养物质以及不可或缺的母源抗体,且营养物质的分子结构适宜仔猪娇嫩胃肠道的特殊吸收模式。断奶前,即便选用优秀的教槽料,每头仔猪也采食不了多少。那么,断奶前,仔猪还需要教槽料吗?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采食量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?
母猪乳房的乳池不如牛、羊发达,仅有一些小乳池,因此不能随时放乳,仔猪不能随时吃到母乳。 母猪的泌乳是受神经控制的,哺乳的时间间隔短,哺乳次数多。平均每昼夜哺乳次数22左右,产仔当天13次,第三天为24次,第一周为26次左右,第二周为24次左右。 仔猪拱乳头时间2-5分钟,而母猪放乳时间仅6.4秒-20秒,最长可达30秒。 |
1、母乳营养供应与仔猪需求的矛盾 母乳产后第2周分泌量达到高峰,而此时仔猪生长速度直线上升,母乳营养不能满足仔猪最大生长需要。 |
2、断奶不食会造成肠绒毛萎缩 断奶后仔猪采食量不够,小肠绒毛将会萎缩,小肠细胞受到影响,降低仔猪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。因为饥饿,小肠局部的抗病力也会降低,同时,老的、成熟的肠细胞(能够产生抗体)相继死去。 不食,肠绒毛萎缩,加重不食,如此往复恶性循环。 而断奶前经过耐心教槽的仔猪,则可以维持足够采食量,让肠绒毛维持在原来的高度。 |
1、初乳/常乳中含有抗体、营养物质,给仔猪撑起保护伞 ① 抗体:对抗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; ② 脂肪,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; ③ 氨基酸:维持生长需要; ④ 抗感染物质:预防肠炎; ⑤ 生长因子:促进肠道发育生长; ⑥ 激素类物质:胰岛素、皮质醇和甲状腺素等,促进生长、肠壁发育更成熟,如关闭对大分子物质的吸收。 |
2、教槽料的角色定位 ① 目的:为了获得最佳增重。 ② 思路: 断奶前:适度锻炼胃肠道,提前适应固体饲料 断奶时:采食量稳定增加,肠绒毛持续健康发育 断奶后:吃得多,持续增重 营养路径:高吸收率原料+好吃的诱食技巧+梯度吸收/适时排空的动态平衡营养方案 ③ 实践价值: 预防断奶导致的肠绒毛萎缩、提早让仔猪更早的“喜欢上”教槽料。 ④ 不吃原因自查及解决方法 a) 断奶前没有吃饲料、喝水的经验:需要耐心教槽 b) 找不到饲料和水:料槽、水槽位置和数量设置,位置固定、数量充足,让仔猪尽早养成吃料、喝水的好习惯 c) 环境温度低:提高舍内温度,促使仔猪起来寻食 d) 争斗:分群不合理,尽量保障群内仔猪处于一个级别 e) 饲料适口性不好:避免饲料被微生物污染,选择优质的微量元素,避免普通矿物质的苦涩味 f) 光线暗:适度明亮的环境,有利于仔猪活跃寻食 饲料是养猪中成本最大的部分,教槽料更为昂贵,教槽时,一定要确保“少喂勤添”、“新鲜无污染”。谨记:饲喂次数越多越好,饲料越新鲜越好! |
1、初生:产热和抗体都依赖于摄取的初乳 ① 初生后损失大量热:在母猪后躯出生,周围环境相对较冷,仔猪皮肤是湿的; ② 仔猪体内糖原和脂肪储备少:储存量最多只够维持1天时间,需要尽快吃到初乳,以转化为体温; ③ 初乳含有多种抗体,帮助仔猪抵御周遭环境的病原。 |
2、断奶:悉心呵护、多吃快长 ① 环境:不能太冷、没有贼风 ② 观察:没有咳嗽或腹泻、仔猪肚子鼓囊囊、料槽饲料新鲜 ③ 管理:水合料分开供应、空气质量达标 ④ 营养:选择三和更好的教槽料“粉粒王子”进行教槽,断奶无应激,断奶后持续增重! |

